2014年度镇江技师学院党委领导班子2014年度述职报告
?xml:namespace> 2014年度镇江技师学院党委领导班子 述职报告 ?xml:namespace> 一、抓重点,破难点,三件大事圆满完成 (一)学院成为首个入驻大学城的院校。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一个集生态园林化、网络现代化、理实一体化为一体,占地面积536亩,建筑面积18. (二)实现了与丹徒中专有效整合。以职教资源整合的契机,2014年,学校与丹徒中专合并办学,构建了较为完善的中、高职有效对接体系,教职工达到420人,在校生近6700人,开设专业28个,教学设备设施总值达到4000余万元,办学规模扩大,办学实力提升。 (三)技能培训中心基本建成。以我院建设学校校区为依托筹建,整合全局培训资源建设的集培训、考试为一体的多功能技能培训中心已投入使用。新的培训中心建筑面积 二、抓比赛,有突破,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技能竞赛取得佳绩。学院高度学生技能训练和素质提升工作,并成立技能代表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技能比赛。在江苏省技能状元大赛中,学生翟高健、王迪迪、陈为民、夏聪分获加工中心二等奖、焊工三等奖、无线电调试工三等奖,创造了学校在同类大赛中的最佳成绩,学校还荣获“高技能人才摇篮奖”、“高技能人才组织奖”、“优秀组织奖”。在江苏省中职技能大赛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等8个项目中, (二)德育工作成效显著。今年是新老校区过渡的一年,学生管理工作面临很多的新情况、新问题。学校广泛调研,积极听取教师、学生、企业的意见,完善学生管理制度,制定了新版的《学生手册》,组织122名教职工参加了全国技工院校班主任国家级远程培训,提高学生管理水平。根据国家免学费政策,为符合政策的学生办理了免学费手续,为365名学生申报了国家助学金。在学习之余,结合新校区的特点和要求,成立了志愿者社等12个社团,组织了文化体育艺术节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今年学27名学生和10个班集体受到市级表彰,5名学生和2个班集体受省级表彰,学生德育优良率保持在95%以上。 (三)师资队伍建设有所突破。为打造高素质的师资队伍,2014年,学院加大了师资队伍建设力度,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类能力提升培训。其中2名教师赴德国参加专业技能培训,8名教职工赴新加坡进行学习,30余名教师暑期到企业进行实践。同时,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类业务能力测试和评比,组织召开了说课比赛、论文、教案、课件等项目评比,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形成了良好的“比学赶帮”的氛围。 (四)专业建设成绩突出。2014年学院获评市级示范专业2个、重点专业1个、精品课程4门、教学名师1名和专业带头人5名,省级示范专业1个、重点专业1个、精品课程2门、教学名师1名。 (五)教研工作成果丰硕。在中国职协2014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评比中,学校教师荣获2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学院获得“中国职协2014年度科研工作组织奖”。在江苏省第十二届“蓝天杯”论文评选活动中,我校24篇参选论文,二等奖6篇,三等奖11篇。在省数控中心教研组活动教研成果评比中,荣获2个一等奖、4个三等奖;在省电子电工教研活动教研成果评比中,荣获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在省素质教育中心教研成果评比中,荣获3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在省机械加工教研活动教研成果评比中,荣获3个三等奖。 三、抓进度、重落实,业务目标全面完成 (一)难中求进,招生就业工作稳步提高。今年全体教职工克服招生竞争激烈、校区搬迁、交通不便等压力,团结奋进,共招收各类新生1804人,其中全日制初高中新生1300人,退役士兵新生214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被省人社厅评为“江苏省技工院校招生工作先进单位”。600余名毕业生全部走上工作岗位,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8%以上,全年未发生校外实习安全事故。 (二)创新奋进,培训鉴定工作取得新的成绩。学院以新培训中心启用为发展契机,贯彻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和利润意识,充分发挥学校的教学资源优势,坚持创新,抢抓市场,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制定的工作目标。全年完成培训鉴定人数达10248人,其中建筑类培训达6488人,高级技师40人,技师126人,高级工1057人,被省人社厅评为“江苏省技工院校社会培训工作先进单位”。全年承担全国、全省各类大型考试工作20场,参考人数16486人次,考试组织工作差错率为零。与镇江船山集团联合举办了职工技能竞赛活动,参赛人数达162人。 (三)扎实推进,项目建设有序有力。今年,学校顺利完成了“国基地”项目的省级验收,项目建设符合规范,受到省专家组的好评,正待国家抽检;完成了国家发改委基础能力建设项目市级验收,获得发改委领导的充分肯定;“国示范”和“国家人社部一体化教改项目”顺利实施,并安装了103门课程教学资源,进一步发挥了示范辐射作用。随着学校各个项目的深入建设,受益教职工越来越多,学校软硬件水平也得到明显提升。 四、抓作风,促转变,效能建设成效显著 (一)紧扣主题,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绩突出。作为第二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点督导单位,我院广泛、扎实、深入的开展了教育实践活动。按照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分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查摆问题、开展批评,整改落实、建章立制三个阶段开展活动,共动员400余名教职工、百余名学生积极参与,先后开设了8次主题党课,举行了7次大讨论,组织了14场座谈会,征集了100多条意见建议,制订了领导班子整改清单,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有序整改和开门整改。根据教育实践活动的精神,结合教学和管理实际,学校开展了“教风、学风、校风”三风建设专项活动,对全校进行了160多次检查,查处问题30多条,并及时进行了处理、整改,教风、学风有明显改善。 (二)依法行政,各项工作规范有序。学院坚持依法办学、依章办事、以制度管人。严格按照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收缴学费、采购教学设备、发放国家助学金。重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实施党务政务公开,设立公共信箱,对全校师生公布校主要领导邮箱,广泛征求并听取教职工的合理意见。坚持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充分发挥教代会、工会和领导班子成员的整体功能,提高决策科学性。制定了《校党委议事制度》、《中层以上干部民主测评制度》等政策措施,将考核内容与年终评先评优挂钩,并由纪检监察室全程参与监督管理。 (三)勤政廉政,工作机制逐步优化。学院党员干部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遵循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领导班子及其责任分级、分口、分项落实,做到“一岗双责”,明确学院党委书记、校长是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第一责任人,中层干部逐级签订了责任书,做到分工明确、各负其责,从而形成了上下贯通、纵横相连的工作机制。在工作中,学院采取各种奖惩措施,进一步强化了班组长及以上干部“为教工服务、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提升工作效能,全年未发生违纪违规现象。 (四)高度重视,有序做好安全保障工作。学校搬迁后,校园面积增加,安全保障难度也进一步加大。学院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在学校重点区域安装了防护栏、减速灯、警示标志、导向标志,初步建立了警、校联防的警务室,加强车辆和外来人员管理,制作了校园通行证。做好人防和技防,对华门物业进行细化考核,在全校范围安装了420只监控,有效地提升了技防能力。学校建立了校园日常巡逻和应急快速反应机制,为校内整体安全提供了有效保障。2014年我院被评为镇江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为确保新校区的有序运转,推进老校区的尽快上市,实现学院的顺利搬迁,后勤、财务、信息、基建保障有力,各处室、各系部整体作战,教职工付出了艰辛努力。 成绩有目共睹,问题不容忽视。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我们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创新;面对广大师生的要求,我们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面对学院良性发展,我们还有很多困难需要加以克服。 2015年,学院领导班子将团结带领广大教职工,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全省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会议精神,以能力本位为内核、内涵建设为主线、学生发展为中心、改革创新为动力、团队合作为保障,紧贴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办学特色,提高管理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抢抓机遇,发挥优势,以更加宽广的视野谋划和推进学院发展,全面开创学院各项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