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习惯养成,需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习习惯 (“好习惯伴我行”教育活动感想之十一)
发布时间:2017-03-10
浏览数:3771
自习课简单说,就是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学生集中复习、预习、完成作业和素质培养的课务安排,属于课堂管理,其形式包括午自习和晚自习。圣人云:每日三省吾身。自习课是一个学生很好自我省察的空间,包括各学科学习及态度、方法等,吸取教训总结经验,自习课上的查漏补缺应是主旋律。学生应该做到今日事今日毕,利用自习课做好天天清,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性循环。
教育学生自习课要自觉遵守《文化理论课堂规则》,按时上课、下课,养成自律、自学的好习惯。一是要帮助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自习课计划,有的放矢地抓好薄弱学科,巩固提高优势学科,主动寻找突破点,培养自学能力。二是学生要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对当日学业完成情况及时回顾,通过自学和互学完成学习任务。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提前预习,梳理出学习难点、重点,做好预习笔记,带着问题进入新课学习,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兴趣性。三是班级要利用晚自习时间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关心国家大事、社会热点、补充“正能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的、科学的、优秀的、健康的部分。培养学生的美育情怀,因地制宜地开展班级书法、绘画、读书、音乐欣赏、手工制作、作文、美文诵读等活动,使学生自习课“有事可干”、“干有收获”。四是要加强自习课管理,实行班干部班级值班协管制度、值班教师和学生会管理联动机制,实行学生自习课情况与班级考核、班主任业绩考核、系(部)学生工作年度考核挂钩,使自习课“有人管”、“管有效”,以良好的自律素养促进学生形象的改善。(卞桂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