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对口单招化工专业实训过程的着力点
戴斌
摘要:文章通过对我校化工专业师生参加省技能大赛所反馈的情况,提出了在化工专业滴定分析项目平常实训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同时也加快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关键词:技能大赛 实训 化工分析工
江苏省举办的化工分析工技能大赛是对职业类学校化工专业办学成果的检验,竞赛所选项目紧密联系生产实际,考核细则参照职业岗位技能要求并结合了化工分析工职业资格考核内容。通过大赛,不仅促进了化工专业学生技能的学习,更为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就我校化工专业省技能大赛的情况,谈谈日常化工检验实训过程中应注重的问题。
一、规范基本操作
滴定分析项目往往可以分解成若干个基本操作,基本操作的规范是该项目顺利完成的前提。在平常训练中,有些学生对自认为很熟练的基本操作不够规范,仔细,涂于形式,甚至缺失部分基本操作。因此,教师需逐一检查,纠正并通过反复练习来进行巩固。对于大多数学生出现的基本操作问题,指导教师需集中讲解并利用单独的时间段来进行强化训练。现将学生在技能实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总结。
1.实验的准备
项目开展前的准备工作是该实训项目顺利完成的重要前提。学生首先要熟悉实训场所,清楚实验桌面仪器摆放的位置,同时寻找该实训项目所需公共物品位置,切忌等到需要时才去寻找,以免造成紧张情绪。同时,在实训项目开展前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实训项目相关仪器的检查及配套工作
仪器检查合格才能顺利完成实训项目,但学生往往忽略这一步骤。例如,滴定管的检查包含了管口,管尖是否破损;活塞是否配套(乳胶管与玻璃球);刻度是否清晰。学生在进行该操作时,要么省略该基本操作,要么省略掉部分细节。
(2)玻璃仪器洗涤后应注意是否挂水珠。
(3)滴定管、容量瓶验漏应装水到零刻度附近,同时需赶走气泡。
(4)铬酸洗液,蒸馏水洗涤时,所需体积为(10-15ml)。
2.物质的称量
(1)天平罩应叠好并正确放置。
(2)检查分析天平各个部件。
(3)纸条,样品承接器,砝码盒及记录本的放置位置
(4)天平门的开关以及在使用加码指数盘时,动作要做到轻,缓,慢。
(5)药品称量范围
从学生实训过程中出现的情况来看,许多学生易出现称量过量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在平常技能实训过程中,教师可让学生将自己所称量的药品直接倒置在白纸上,并与其他同学称量的一定质量药品进行比较,感受药品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3.滴定操作
滴定操作在省技能大赛滴定分析项目中所占比重较大,数据的准确度和精密度与滴定操作的规范性有很大联系。因此,在日常实训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滴定管装溶液前,是否摇匀试剂瓶。
(2)滴定前观察管中气泡是否赶净,尤其要仔细观察乳胶管中是否存在气泡。滴定过程中,手持碱管姿势要正确,否则易造成乳胶管中出现气泡。
(3)滴定前是否用干净的小烧杯靠去滴定管尖嘴处所挂液体。
(4)滴定管读数时应保持滴定管垂直。
(5)滴定管读数前,应手持滴定管垂直并停留30秒。
4.溶液的配置
(1)仔细观察基准物是否溶解完全。
(2)玻璃棒从小烧杯转移前靠去所挂液体。
(3)转移结束时,小烧杯是否有上提动作。
(4)容量瓶在临近刻度线1-50px时是否停留2分钟。
(5)容量瓶用蒸馏水润洗时应同时冲洗瓶塞。
(6)摇匀操作是否做到“一倒三摇”。
(7)容量瓶在定容操作时,应保持容量瓶处于垂直状态,避免胶头滴管中下落液体滴入容量瓶内壁,从而影响准确度。
5.移取操作
移液管在使用时,首先需要进行检查(管口,管尖是否破损;移液管的规格及刻度线),然后分别用铬酸,自来水,待装液进行润洗,最后准确移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在整个操作中除以上所述外还应注意以下可能出现的问题。
(1)移液管在进行润洗和移取液体前有没有处理好管尖残余液体。
(2)移液管在调刻度线前是否搽除移液管尖嘴外壁所挂液体。
(3)移液管在放液体时是否保持管身垂直。
(4)移液管在放完液体后是否停留了15秒。
(5)移液管在吸取液体时,插入液面下不超过50px,特别是从容量瓶中吸取液体时,由于容量瓶的瓶身结构造成刚开始吸取液体时,容量瓶中液面下降过快,此时应将移液管稍微往液面下插入一些,避免吸取液体失败。
二、师生合作,优化实训项目环节
技能训练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准确,规范,有效地完成整个实训项目。教师在指导学生技能训练过程中,有时会发现学生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或者虽然完成了任务,但所需时间较紧。针对该情况的发生,我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考虑
第一,学生完成该实训项目的顺序是相同的,但即使是最早完成该项目的同学,他所花费的时间也较紧,这就需要师生合作,优化实训项目环节。例如,工业醋酸含量测定用到碱式滴定管、容量瓶及其它玻璃仪器,对于碱式滴定管、容量瓶两件实验仪器在实验前需做验漏操作,若按常规单件单独操作验漏需要4—5分钟,两件完成共需10分钟左右。但若结合碱式滴定管在滴定管架上验漏,容量瓶手上验漏两种差异的操作方法同时验漏,便可实现技能操作中时间的重复利用。在其它实训项目中也有类似的情况,这就需师生一起去观察,思考并讨论,从而不断地优化项目环节。
第二,完成同一个实训项目,有的学生完成时间充裕,有的学生则感觉时间紧张。例如,粗盐的提纯,有学生能提前25分钟左右完成,而有的学生甚至在规定的时间内仍无法完成任务。针对这种情况,我与学生共同努力,将整个实训项目分成9个小阶段,让学生自己填写各个阶段所完成的时间,同时与其他同学完成的时间进行比较,找出自己的问题所在。当学生对每一个阶段所需时间有了深入的了解后,学生的情绪得到了稳定,有利于整个实训项目的顺利完成。
三、重视实训环境,提升心理素养
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常碰到这样的情况:平常操作很规范,分析结果也很好,但遇到实训项目考核或技能大赛时,错误就常常发生。因此在平常训练中,不仅要训练学生掌握正确的仪器操作规范,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训练,提高学生心理控制承受能力。为此,在日常实训过程中可利用三种评价方法来进行。
1.学生的自我评价
学生在进行自我评价时,按照该实训项目评价细则打分并记录每一阶段所花费时间。这种评价方式虽然与真实的考核情景有比较大的差距,但可操作性强,学生的每次自我评价不仅能发现自己在哪些操作上的不足,同时还能对整个实验的时间有合理的分配和利用。
2.同组之间相互评价
两名学生为一组,互相对照评价细则进行评价并记录每一阶段所花费时间。采用相互评价的方式,评价的学生充当教师的角色,学生在心理上感觉较好,在评价过程中往往非常认真和细致,被评价者的任何操作错误也难逃他们的眼睛。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明白自身的缺点所在,以便在今后的实训过程中能及时改进。
3.教师对学生评价
由于化工专业实训项目的特点:既注重结果,又注重过程。对所有学生进行评价是无法做到的,但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所产生的效果显然比前两种方式更明显,与真实的考核情景最为接近。因此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可以采用学生相互评价与教师单独评价同时进行的方式。通过评价,提高了技能水平,增强了心理素质,而且有利于学生在职业资格认证及技能大赛中发挥自己的水平。
总之,以省技能大赛为契机,不仅促进了中职化工分析与检验的专业建设以及与职业资格认证的接轨,而且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也为加快培养双师型教师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和理解大赛精神,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传播大赛精神。
参考文献:
①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和职业资格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999.
②刘兰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特色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③许锋.浅谈技能大赛对双师素质的提升作用[J].高职,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