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该怎么来爱你

发布时间:2016-12-30 浏览数:3687

               王芳                    

摘要:教育教学中的“慈”和“严”问题一直是大家共同讨论的问题,本文作者一方面从关心学生的生活、情绪、学习三点来体现爱学生,另一方面从严于律己、严格要求班干部、制定合理的班级规章制度三点来体现对学生的严。通过这两方面作者深刻阐述了自己对“慈母严父”的再认识。

关键词:慈 严  爱

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这九年来,一直在思考该怎么样对待学生?太过慈爱会使班主任失去威信学生肆无忌惮,不行;太过严厉,管得太紧就会管死,使学生对班主任有逆反心理,当然也不行。那么该怎么样把握好“慈”和“严”的度呢,怎么样在“慈”和“严”中搞好班主任这门艺术呢?个人觉得对待学生就应如“慈母严父”,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渗爱。

一、爱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础

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天职,而班主任担负着教育学生成人成才的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工作成功的起点就是要真正地爱学生,对学生抱以满腔的爱是每个班主任应该做的。以爱动其心,用爱感化人。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佑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去爱学生呢?

 (1)关心学生的生活

很多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太过强调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很少去过问学生的生活,试问:学生的生活都没有得到保证,又怎么能安心学习呢?在我们学校很多学生是寄宿生,他们一天二十四小时吃、穿、住、行全在学校,他们离开了家,离开了可以依赖的爸爸妈妈。他们不会照顾自己,生病是常有的事情,这个时候就更需要班主任对他们嘘寒问暖,因为在他们内心里班主任就是他们在学校的依靠。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班主任需要尽可能地帮助他们排除生活上的困扰,使其能安心学习。本人认为班主任就应该是学生在学校的“爸爸妈妈”,班主任要承担起照顾学生在校生活的责任。

(2)关心学生的情绪

情绪对人的行为活动具有增力和减力的效果,教学实践证明,较好地发挥情绪的功能,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习效果。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尤其要注意引导学生的情绪。

1、班主任要多“察言观色”

班主任和学生打交道的时间最长,需要注意观察学生的情绪状态,及时和那些情绪低落、无精打采的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帮助他们解除心中的小疙瘩。

2、时刻注意,恰当引导                                                            

当学生处于肯定情绪时,总是兴致勃勃,做什么事都乐滋滋的。这实际上是一种良好的心境。心理学研究证明,良好的心境对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是很有好处的,此时班主任应当帮助学生保持这样良好的情绪,培养学生一种较持久的较稳定的积极的情感。

青少年学生由于内外原因的影响,如被人欺侮、自卑、家庭或团体不公正待遇、不合理的限制和遣责、挫折与失败等,常出现问题。他们出了问题之后,常带着消极情绪,对学校,对教师特别是对班主任存有疑惧、戒备心理。如果班主任此时不能准确地分析学生的心理状态,只是简单地凭事件表象对学生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学生往往会不服,甚至出现顶撞现象,内向的学生则会以沉默或自我封闭来表达不满。因此,我们班主任应密切关注并有针对性的调适学生的负面情绪纷扰,根除其消极影响。要善于疏导,指导学生情绪的发泄。可以鼓励学生给情绪一个适当的“出口”(找合适的辅导者疏导困惑,写日记,哭一会……),不将情绪作负面的压抑。 另外鼓励学生平日有效地安排生活;不烦不乱,放松心情,利用时间,生活有纪律,享受生活情趣与休闲,拟订生活目标,使生活与学习都有效率。

 (3)关心学生的学习

   学习,说得直接、客观一点,就是学生的天职,班主任关心学生必定也是必须地要关心学生的学习,必须对各种学生进行分类,采取不同方式、运用不同手段,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学生可以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班主任可以使用目标法、比赛法、评优法等等来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进步。

二、严是爱的延续、更高要求

   班主任对学生倾注了无限的关心、爱护、帮助和鼓励,希望学生在做人和学业上有进步,很自然地就会对学生严格要求。个人觉得严是爱的延续和更高要求。在育人实践上,一些班主任老师对严的曲解、误用令人深思。在他们那里,严演变为体罚和变相体罚。心虽善,动机也好,但严而无方,爱必荡然无存。那么怎么样对学生严呢?

首先,班主任要严于律己

班主任和学生相处的时间很多,一举手、一投足都会影响到学生。所以,本人时时要求自己在学生面前以身作则,为他们树立榜样。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一定先做到,以自己的行为去感化学生,让他们学有方向,做有规范。

其次,严格要求班干部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干部对班集体有着“以点带面”的作用。如果班干部本身松松垮垮,对自己没有高标准的话,班级就会乱套。平时每个星期召开一次班干部会议,要他们先管好自己,在思想上、学习上过得硬。假如哪个干部违纪了,犯了错,该批评的照样批评,必要时该撤职的就撤职。正是班主任一碗水端平,干部和一般学生一视同仁,班上的大多数干班部在同学中才能起表率作用,才能成为班主任的好助手。

第三,制定合理的班级规章制度,做到纪律严明,“以法治班”

国家的安定是通过遵守法律来实现的,若要保障班级这样的“小国”能有序地、持续地、高效地发展与成长,就需要创建纪律严明的班级了。平时本人注重以下“三大”纪律:

1、课堂纪律

       孟子曾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课堂纪律不仅是任课教师的事,是班主任的事,更是学生紧要的事。每个任课教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井然有序,学生更是希望在良好的环境下上课学习,那么需要做到任课老师严格实行课堂考勤,认真填写《课堂纪律反馈表》,坚持学生请假和上课违纪惩罚制度,学习委员每周结束及时递交全班考勤表等。

2、自修纪律

自修纪律能保障全体同学在自修时独立地、互不干扰地完成自定的学习内容。有的同学的学习能力随着自身自修纪律的下降而下降,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忽视了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总要别人扶着走是永远也学不会走路的,学习也是一样的道理,在自修过程中学生才能学会自己去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一切都需要有一个安静的自修环境作为前提,可见自修纪律之重要性。

3、课外集体活动纪律

许多班级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往往是在课外活动中留下的,比如早晨出操是各个班级展现整体形象的时刻,再比如召开学期开始或结束会议,每个班级都有划定的自己的位置,这个时候每个班级的素质更是一览无余,因此在集体活动时更应注意“纪律先行”!

班主任既要做慈母,又要做严父。爱给学生以温暖,严给学生以自强。慈爱、感化与严要求、严管理相辅相成,孔子曰:“亲其师,信其道。”做到“慈母严父”会使学生感觉到班主任是他们可以依赖的良师益友。这样,有了爱,可以给学生提供一种民主宽松的成长环境,引发学生才能的自由发展;有了严,又给学生以适宜、规范的引导,培养锻炼其自律意识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林崇德博士说过“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让我们在“爱”和“严”中真正履行一个班主任的神圣职责!

参考文献:

【1】陈继锋:班主任与平常心;班主任之友;2001年第1期

【2】尹明智:班主任工作中的几对矛盾[J];江西教育;1988年03期

【3】杨碧霞:班主任工作感悟[J];卫生职业教育;2004年17期

【4】李炳南: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纲要研究[D];扬州大学;2004年

【5】牛芳岩:班主任应该具有一双慧眼[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十次学生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